气候危机严峻,荷兰人如何规划未来城市? 娱乐 - 中国城市网

气候危机严峻,荷兰人如何规划未来城市?
2021-01-15 08:53:36   来源:    
评论:0

  近日,中国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近日,中国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为牵引,以协同增效为着力点,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统筹融合,增强应对气候变化整体合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为建设美丽中国、共建美丽世界作出积极贡献。

  事实上,联合国202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指出 ,虽然国际社会回避自己对逆转气候变化危机的承诺,但是气候变化形式仍然严峻,2019年是有记录以来平均温度第二高的年份,也是“最热十年”的结束,随之而来的是各大洲的大规模野火,飓风,干旱,洪水和其他气候灾害。尽管预计到2020年,由于人类活动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危机中减少,碳排放量将减少6%,但仍未达到目标,并且随着限制的解除,排放量将再增加。

  在2018年秋天,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出警告:“为了避免灾难,人类社会有12年的时间彻底改变我们使用能源和土地的方式。”为应对接下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挑战,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方面,鹿特丹国际建筑双年展(The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Biennale Rotterdam,简称IABR)对这个议题展开了讨论,围绕“回归地球(Down to Earth)”的主题,IABR展示了水环境安全、淡水资源供给和能源街区建设的前瞻性研究成果,对未来提供了蓝本。

  如果海平面上升,荷兰该怎么办?

  气候变化最显著的影响便是海平面上升,而低海拔则是荷兰这个国家最突出的地形特点,其国土面积的一半都在海拔低于1米的位置,约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甚至低于海平面,这使得荷兰成为受海平面上升威胁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如果海平面再上升一米,至少一半的荷兰土地将会被淹没。

  如果把时间轴推到2200年,专家预测届时海平面将上升15米,荷兰现有的堤坝也将失去作用。为了更好的应对这种挑战,《蓝色房间(Blauwe Kamer)》杂志邀请了荷兰LOLA景观设计事务所(LOLA Landscape Architects)在内的各个荷兰建筑事务所,请他们将对应措施以地图的方式展现出来,据此,人们能看到各事务所根据不同的方法与应对心态来展开对未来城市的规划与展望,他们分别被称为“攻击者”、“土地整合者”、“激进的诗人”和“末日预言者”。

  ·主张大幅度改变现有地形地貌的“攻击者”,包括ZUS工作室和咨询公司De Haakse Zeedijk,前者希望通过从荷兰回收30亿立方米的沙子来恢复高地沙丘和河流景观,而后者主张建立第二条海岸线,距离当前的海岸线25公里。

  ·“土地整合者”则坚持在新建立的水地关系基础上重新分配土地使用,其中LOLA事务所提议将荷兰所有的主要城市迁往东部,利用桥梁和水路将山丘上的城市、卫星城和泻湖上的漂浮农场连接在一起。

  ·“激进的诗人”们认为虽然现有的海岸线将会被摧毁,但是仍然可以设法进行管理。建筑师Buro Lubbers将会在被洪水淹没的西部建立一个基础设施网,将漂浮的城市连接起来,使被淹没的地方成为潜水目的地。在建筑师Rijnboutt的方案中,目前的海岸线将会变成盐沼,而人们将会在高地上的循环农业集群的城市和住宅里生活。

  与他们相反,有些设计师则完全没有信心通过规划、设计和工程来保持荷兰的可居住条件。这些“末日预言者”故意把荷兰描绘成一幅黑暗的景象,希望通过这个被淹没的荷兰,激励政治家们真正采取行动。

  坚守生命之源——IABR的新淡水战略

  水是生命之源,淡水更是这场气候生存之战的主角,能否更好地保护与利用淡水资源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荷兰60%的淡水供给来自地下水,而过度开发地下水可能会导致海水通过河流渗入内陆,导致淡水资源的进一步枯竭。在极端天气的影响下,荷兰不仅需要在暴雨来临时快速排水避免内涝,还同时需要尽量储存这部分淡水。

  面对这样的挑战,IABR团队开始对荷兰在地上和地下能够大规模储存淡水的可能性进行研究。自2019年以来,其首席设计师Marco Vermeulen和他的团队不断探索增加三角洲水缓冲能力的可能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机遇和转型挑战,如能源转型、粮食生产和城市化。他们的最终目标是为2050年的新淡水战略提出具体的构建方式,并发起试点项目。

  在这次双年展中,有四个试点项目作为水资源管理的范例被展出,向人们提供了可持续淡水资源管理的新角度,包括COASTAR项目、Sallandse Heuvelrug地区的水资源项目、荷兰的“绿心”地区的多样化土地利用项目以及鹿特丹海绵花园项目。

  在南荷兰省的COASTAR项目运用了海岸干预措施,能够大规模且有计划地利用地下资源储存和供应淡水,创造出充足的淡水供应;水马赛克公司(Water Mosaic)要改变荷兰的”绿心“地区(The Groene Hart,指的是荷兰中部以Randstad地区为主的乡村地带,周围被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和乌特勒支等大城市包围)的以植被为主的单一景观形象,通过多样化利用土地,展示了一种更有未来保障性的水资源管理方式;鹿特丹De Urbanisten事务所为了应对城市环境中的风险,正在研究在鹿特丹城市区域建立一个“海绵花园”,在强降水期间能够吸收和保留水分,在干旱季节这些淡水可以通过合理规划被释放和利用。

  来自荷兰LOLA景观事务所的设计师王婕则表示,该事务所参与过多个“海绵城市”研究及设计。她指出,海绵城市的建立是一项繁杂的系统性工程,例如在规划时需要考虑到城市中所有可能用来被储水的绿地及水系环境,而建成环境中的停车场和学校都可以被纳入其中。

  动员社会各界,建设能源街区

  IABR可以说是在国际上最具社会责任与未来意识的先锋建筑设计展之一,他们常与政府合作加强对城市的建设,并且不会抛弃任何往届展览的成果,每一届都是往届设计的延伸,最大程度的保证设计的可持续性与使用期限。

  自从2018鹿特丹双年展之后,IABR团队即开始与市政厅合作,将Bospolder-Tussendijken (简称BoTu)社区变为能源转型试点,计划不再使用天然气。此次双年展呈现了他们最近的研究成果,包括LEAP计划(Local Energy Action Plan)和De Dakpark学校的改造草图。

  LEAP计划探索如何将能源转型作为杠杆,在周边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考虑到BoTu街区的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在能源转型时也要考虑到其社会经济因素,设计师王婕表示,LEAP计划能通过社区内部能源交换、转化多余生产能源等方式,为社区创造额外经济价值,帮助当地居民提高生活水平。为了保证这一街区的成功转型,鹿特丹市长Ahmed Aboutaleb要求相关机构制定计划,在未来10年将较为落后的BoTu街区提升到鹿特丹的平均水平。

  另一个令人瞩目的项目是De Dakpark学校的改造计划,方案中提到,现有的学校屋顶将被转换成太阳能屋顶,为当地居民提供能源,且将再建造一个有助于室内保暖的立面结构。这样的改动看似微小,但是节省的能源却可以积少成多,最终促进实现落到实处的节能减排。为了更好地提升公众意识,整个学校的改造过程将会和当地学生的课程进行有机融合,让下一代人更加积极地关注气候变化以及日常应对方式。

  设计师王婕提到,能源街区的建设和升级其实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从工程角度上说,电力网络,地下热能,与各子系统的协同运作十分重要。如果周围还有工厂和办公楼,则需要考虑该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场所的大梯度余热。从政策角度来说,街区的改造工作需要设计师、政府和居民的积极沟通,这一过程短则5-6年,如果遇到居民来回搬家变动等问题,这项工作可以长达十几年。

  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能源转型工程都不仅仅是一代人的责任,因而公众教育显得至关重要。荷兰政府试图从消费角度普及可持续能源的重要性,例如在购买NS火车票时主页会显示荷兰的火车100%由风能驱动,PostNL会告知消费者他们的包裹以100%碳中和的方式被递送,公园里的树也会有标签显示它吸收的碳排放量。这些举措能够更好地鼓励居民有意识的重视周围的资源,为下一步的政策铺平道路。

  在短短几十年内,世界上近80%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并创造超过90%的财富,而为了确保人类的后代也能有机会创造新的价值和财富,城市的未来必须以可持续的方式实现。这也是为什么鹿特丹国际建筑双年展从2001年创立起就坚信建筑,尤其是城市规划对社会的重要性。与此同时,IABR是一个将学术研究和实际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平台,通过各方联动和信息交换,为未来的城市规划提出优秀的设计。

聚焦更多热门资讯请扫码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刊发的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中侵犯了某个媒体或个人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